
在湖南省安乡县,沿着黄安公路一路向北进入黄山头镇,来到位于黄山头镇界沟社区的金满穗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,一位年轻人正忙碌着,他就是该合作社的负责人,种粮大户陶金春。看到笔者到来,他连忙放下手中的活,向笔者诉说他在农田的“淘金”之路。
陶金春1975年出生,湖南省安乡县安康乡福美村人,2011年以来,他一直在黄山头镇从事农资经营。2014年,他发现国家为了大力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出台了很多惠农政策,于是决定在不影响自己农资生意的情况下,拿出资金流转土地1140亩种植水稻,当年水稻获得较高产量,收到了很好的效益。尝到甜头的他,劲头更足了,便逐年扩大水稻种植面积,到2017年,面积已扩大到1876亩,分布在该镇的界沟社区、丁福村、双福村、沙堤村、黄土堤村。2017年,他种植的优质稻平均亩产500公斤,按照每50公斤155元的销售价格计算,每亩产值1550元,扣除每亩土地流转费、种子、农药、化肥、机耕机收及人工等物化成本开支1124元,每亩纯收入426元,全年总收入近80万元,同时解决了当地30多人在家门口就业。
为了做大做强水稻产业,2017年,他积极参加了新型职业农民等各类培训学习,种植水平及管理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,并先后投入300余万元,添置了烘干机6组,日加工能力192吨,以及3台旋耕机、2台收割机、2台拖拉机、1台插秧机、1台无人植保飞机、1台铲车等农机设备;新建和租赁仓库1500平方米,新建晒坪1000平方米,粮食存储能力达2000吨,有效解决了合作社及周边农户种植稻谷的烘干和仓储问题。此外,还在生产过程中为合作社成员提供稻品种和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,并统一储藏加工和销售,帮助他们增产增收。
谈到今后的发展,陶金春满怀信心地说:“稻销路不用愁,我想把稻打造成黄山头镇的致富产业和特色产业,为种植稻的农户无偿提供技术服务,带动他们共同发展、共同致富。”陶金春还制定了一套完整的计划:到2022年底,他将流转土地3800亩以上,全部种植稻,并进一步加大农业机械化投入,实现机耕、机种、机防、机收、机烘全程机械化生产,完善“生产→收购→储藏→加工→销售”一条龙服务体系。此外,还将进一步做好粮食深加工,经营好“冲风峪”稻米品牌,努力打造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,切实做到一名新型职业农民带富一方百姓。